


替跑之患:公平竞赛的“潜行者” 替跑,即非报名者携带他人参赛号码布参加比赛,是马拉松赛事中最具破坏性的违规行为之一。其本质是对公平竞赛规则的公然挑衅。在一些顶级马拉松赛事中,报名人数已创下历史新高,例如2024北京马拉松的报名人数曾首次突破18万大关,而全程名额仅为3万个,中签率创历史新低(今年虽然名额增加到3.2万但是几率可能更低) 。对于未能中签的跑者而言,替跑似乎成为获取“稀缺入场券”的唯一捷径。此外,部分跑者为了获得理想成绩,或满足虚荣心、获取奖励,不惜找“枪手”替跑。这种行为背后,往往还存在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,名额转让甚至买卖,使违规行为被商业利益所驱动。
如何根治:要从根本上遏制乱象,需要构建一个多维度的立体约束体系。首先,应建立一个由中国田径协会牵头的全国性跑者信用体系,将替跑、作弊、严重不文明行为等违规记录与个人征信挂钩,并实现跨赛事“黑名单”共享





发表评论